第一次報名Bekuwa飼育紀錄,運氣很好的兩隻都上榜!其中過程滿有意思的,算是養蟲生涯中難得的體驗~所以來寫個心得跟蟲友分享! 說到養蟲這件事,大概很小的時候就開始了!我媽跟我說我在很小的時候就抓了好多隻螞蟻,丟進自己的小皮鞋裡面,然後跟他說我要養螞蟻!那時年紀大概五歲左右。後來大一點抓到鍬形蟲,知道他們吃樹液為生,所以就拿了廚房的糖混一點水給他們喝!那畫面我到今天都還記得~因為我是偷拿我娘的大茂黑瓜的空罐子來裝糖水。除了鍬形蟲之外,還有養過不少蟲~雖然大多以失敗收尾,但卻是人生中很難以忘懷的一段歷程。後來長大了,在2006年的一趟淡水遊中,發現了一間老蟲友所開設的知名蟲店- Starbugs!哇~這一進去我才知道原來現在不是像我小時候那樣養養成蟲罷了,原來還可以繁殖呀!於是花了50元買了一隻台扁母蟲......然後再花了更多錢買了木屑、木頭、箱子........就這樣,在扁母繁殖成功後,我就一腳踏進了養蟲的天地。 知道日本飼育紀錄這東西大概是在10幾年前吧~年紀大了有一點忘記,本來以為是在臺灣蟲誌看到的,這兩天再確認了一下發現不是!所以我「應該」是在Bekuwa雜誌裡看到的吧~那時因為地利之便,所以比較常跑魔晶園。雖然我沒法子常常待在那邊聊天、開槓,但有時也會和店員阿福以及老闆老李聊一聊~那時就覺得日本飼育紀錄這東西實在是太....屌....了!後來臺灣蟲誌猶如晴天霹靂般的宣布不出刊了.....讓我感到好生難過!也因此,為了追求最新的資訊,我開始購買Bekuwa雜誌。每年見到新的飼育紀錄,心中總是十分羨慕~但也覺得那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想!畢竟臺灣的養蟲環境遠遠不及日本,要能夠養出超越日本人的紀錄蟲,難度堪比東奧的「全紅嬋」跳水一般!也就這樣~養著養著又過了幾個年頭!終於,事情在2013年的第13屆飼育紀錄中出現了震撼性的發展!臺灣第一位報上Bekuwa飼育紀錄的蟲友周培廉(可惜我不認識~不然應該請他出來說故事!)以104mm的外國產鬼豔獲得四顆星的殊榮!兩年之後在第15屆飼育紀錄中,大家熟悉的勇哥-林志勇和賴逸翰分別以臺灣產鍬形蟲上榜,其中勇哥的92.5mm的臺灣鬼豔更獲得了4.5顆星的殊榮!



時隔一年,勇哥再次在2016Bekuwa飼育紀錄中大放異彩,以國外產的鬼豔獲得六顆星的評價,同時也是臺灣首位獲得此殊榮的蟲友!此一年除了勇哥之外,蟲友劉政潔也以國外產的鬼豔榮登Bekuwa英雄榜!ㄟ~說到這,大家有沒有發現,這幾位臺灣蟲友的先驅除了賴兄的深山外,其他都是以鬼豔為報名對象呢!而在2017年的第17屆飼育紀錄中,臺灣蟲友的表現再上一層樓!高崇文的兩點鋸、賴逸翰的鬼鍬和漆黑鹿角,還有張維驛的臺灣深山,一次四隻蟲上榜是歷來之最,而且上榜的全都是臺灣蟲~





2018年的Bekuwa69是很值得購買的一本,因為他集合了歷來所有紀錄蟲彙整成了一本專輯!(新蟲友建議你直接買這一本,堪稱懶人包!)在這一年的飼育紀錄中,臺灣蟲友上榜的有常客勇哥(中國鬼豔)及林傳盛(高砂深山)。2019年的飼育紀錄則是迎來了來灣蟲友的第二個六顆星殊榮,蟲友陳威融的兩種大黑豔都獲刊登上榜,且皇家大黑豔獲得最高榮譽!而臺灣知名木屑AK的創始人沈志穎也在同年首次以高砂鋸上榜。再來是賴逸翰再增添一筆園翅的飼育紀錄,成為臺灣蟲友獲刊登Bekuwa飼育紀錄最多的蟲友。





去年2020在Bekuwa飼育紀錄滿20年的大慶中,臺灣蟲友也不缺席。沈志穎這次直接上榜兩隻,包含了黃紋鋸以及破自己前一年紀錄的高砂鋸。宜蘭蟲蟲底家鄭宇晃則以國外的鋸鍬上榜。再來就是首次以Dorcus屬物種上榜的Yu Hsuan Chen,71.7mm的平頭獲得了四顆半星的好成績。今年是第21屆Bekuwa飼育紀錄,日前已經正式公告成績,一共四位蟲友五隻蟲上榜,打破原先2017、2019及2020的四隻蟲紀錄,成為歷來最多蟲種上榜的一屆。且今年有四隻是外國產的物種,也是歷來最多的一年~余星澄的米克大鍬、沈志穎的黑栗深山、張維驛的歐大還有小弟我的紅背刀以及中國條紋(雙齒刀)。以上13人24次就是歷來臺灣蟲友在Bekuwa鍬形蟲飼育紀錄中的表現(兜蟲部分因為個人未曾涉獵,就留給其他蟲友說明了!)未來我相信還會有更多蟲友的加入~希望有一天能見到一次10個物種以上的登錄!更希望有一天臺灣蟲的紀錄都能由臺灣蟲友來締造~







每一位上榜的蟲友我相信都有自己的故事,我也相信有很多蟲友早就養出更大的個體,只是沒有報名而已!對於報名這件事,我個人是抱持著鼓勵的態度~原因是我曾經在2012、2013左右淡出蟲界,等我再次回歸時,赫然發現曾經付出那麼多時間、那麼多心力的興趣,我竟然一點東西都沒留下來!(有啦~認真說起來好歹還是有一個Blog跟一些文章的存在~)所以回鍋後我開始蒐集標本,也開始思考有無機會投稿Bekuwa。有了這樣的想法,首先當然是要做功課瞭解各物種的飼育紀錄為何?這個部分可以從蟲社的官網中查詢,每一年都會更新。有的物種體長已經非常極限,你硬要比說實話不容易,但真的上了就直接榮登神人寶座!如果對自己的要求沒有那麼高,那不如先選擇相對難度低一點的物種。當然,其實也有很多物種是根本沒有紀錄的,這就是一條捷徑,有報名又沒人搶基本上就會上。不過,我個人的建議是不要因為沒人報就浮濫的丟隻小蟲去,這樣比較不好看。那麼沒有紀錄的物種怎麼樣是一個適合投稿的標準呢?我的建議是養「超過」野生最大體長後再去報名,這樣應該都會有3~3.5顆星的成績,雖然距離六星神人、五星達人還有一段距離,但對入門來說也算是ok的表現。有機會大家可以翻一下舊的Bekuwa,你就會發現很多日本專家和玩家例如土屋利行、金澤稔乃至上亟健介也都有過2.5顆星的紀錄喔! 選定好物種再來就是你自己認真努力打拼的故事了~請不要為了名而造假拿野生蟲去報名,拜託一下,別連養個蟲還要作弊好嗎?我的建議是目標物種多養一點,多養一點總會有比較大的個體,會比你養少少的五隻八隻來機會大些。然後然後...很重要的一點:建議你蟲剛羽化就挖出來拍照~因為報名時有可能蟲社需要跟你確認那是飼育品而不是野生蟲!這時有蛹裝照或是剛羽化時的照片就比較不會有問題了!而如果你真的運氣不錯養超過了野生最大體型或是養超過了原有紀錄~那恭喜你,接著就可以準備報名的事宜了!

報名的部分,每年截止日可能略有不同,但是大概在八月上旬。建議你不需要太早報名,但大概在6月下旬就可以開始跟代為報名的蟲友接洽。報名不是只有寫寫報名表和寄寄東西而已,主要還需要好幾次的跟蟲社接洽和聯繫。另外就是蟲社在收到你的蟲之後,「不會」幫你把蟲寄回臺灣,也「不保證」標本一定無損~所以基本上需要在日本有可以協助的人員。如果你會日文,又有日本朋友可以幫忙,那你可以試試看自己處理。但如果你跟我一樣不會日文,那還是乖乖找一位專業的蟲友幫你處理(當然,束脩是必要的)!!今年報名的幾位蟲友都是找同一位專業的蟲友-小任哥協助,他在這方面的經驗十分豐富,我就不在這邊贅述~真找不到人你再問我吧! 回到這次報名的兩隻蟲~先說中國條紋吧!WF1時曾經養過40mm的個體,雖然距離2008年日本人所創的41.1mm紀錄還差了一點,但感覺上是有機會的。既然有機會,那就要特別注意,理論上應該是要好好照顧啦,可惜我在WF2世代疏於照顧,整批沒有40mm+的個體。到了WF3,這一次終於養超過了41.8mm,達到可以報名的階段。這隻蟲當初的紀錄是3顆星,但因為高懸10年都沒人破紀錄,所以在2018時蟲社直接幫他重新調整成為了3.5顆星。雖然我養出的個體比紀錄大了0.7mm,不過當初就猜測應該還是3.5顆星。果不其然,最後結果正是如此。如果想達到4星的階段,估計至少要過42mm~就.....繼續加油吧!報名時我是以標本方式寄出的,為了避免自己測量和送去日本測量後有很大的差異,所以我在處理的過程中就已經盡力的縮小胸腹間的空隙。完成烘乾後我自己的測量結果為41.82mm,而最後給蟲社測量出來的結果也是相符的41.8mm。這部分我是建議要報名的各位跟我一樣處理~才不會期待越高,失望越重!

另外一隻紅背刀瑪格黛蓮亞種,其實從2017引進到現在也過了三個世代~三個世代中陸續都有釋出給許多蟲友!自己是到了WF3這一代才有超過60mm的個體。紅背刀瑪格黛蓮亞種是紅背刀鍬中體型較小的亞種,同時也是一個以前沒有人報名過的物種,書上記載野生最大體型只有60.5mm,和原名亞種、泰北亞種或是越中亞種那些可以過7的比起來是整整小上一截。雖然當初早就知道要報應該就會上,但我還是多等了兩個世代,一直到養超過了野生最大體型後才報名。這一隻我在自己乾燥的過程中,有發現他低頭了~所以雖然我測量出來的結果是61.79mm,但我很清楚如果日本那邊好好測量的話,最終的數值應該要更大一點才是。還不錯的是最後出來的結果一如預期的超過自己測量的數值,也就剛好大上那麼1mm。這邊我就要再重複的講一下找冷門蟲報名就能上這件事~是的,你報冷門一點的蟲應該就會上!但如果沒有一個體型,出來兩顆星....你願意嗎?如果願意,那當然也很好啦!只是免不了會被人嫌東嫌西。一般來說,如果養出來的個體和野外大小差不會太多,通常蟲社會給個基本的三顆星。如果你養的有比野外最大個體更大上一些(非指哪些特別難飼育的物種),通常則會給到3.5顆星。但不管三顆星或3.5顆星,我覺得都還是算基礎班而已!至少要到四顆星以上才算是進階班~事實上這次報名的兩隻蟲,有超越前人紀錄的中國條紋綜合評價也不過跟前人打平,一樣是3.5顆星。反而是我當初一直想說這蟲沒人報過,蟲社可能只會給我2.5顆星的紅背刀結果最後卻贏過了條紋,綜合評價來到3.75顆星。所以說蟲社是真的有在審查的啦~不是沒人報過的分數就比較低,有贏過前人的分數就比較高!!那你說冷門蟲報了就會上....這樣的說法我只能說理論上對,但實際上不太可能。尤其是報名無法自己搞定,需要請人幫忙時就更是不太可能有這種情形。簡言之,還是鼓勵大家把自己飼育的成果呈現出來,但不贊成浮濫的用一堆小個體去報一堆沒有人報過的物種,我想這樣應該是比較恰當的作法。


這一次報名上榜的還有一隻是維驛的波蘭歐大。這隻蟲想來跟我也有一點點淵源~因為當初種源是我贈送給維驛的!但他太厲害了,前兩年就跟我說他養過了35mm,僅差飼育紀錄一步之遙。而我,怎麼養也不過就是30mm上下!今年他倒是沒有先跟我說他報名了歐大,直到雜誌出刊,甲蟲一號發了文我才知道這個好消息~~算是與有榮焉!(阿教我養一下歐大呀~) 如果你報名成功了,蟲社會給你一本雜誌~如果星等夠高,還會給你獎品或獎牌。不過想要拿到獎牌真的不容易就是了~要注意的是,蟲社不會幫你把獎品寄回臺灣~所以大概還是需要日本那邊的朋友幫忙才行。有些東西就算收了也不適合寄回來~像果凍價格低運費高,真的領到也就算了吧!(說到這個....我的蟲都還在日本還沒回家呀!)以上是一點小小的心得分享~我知道這邊新手蟲友滿多的,不妨找機會瞭解一下,也算是給自己一個目標!有時候聽到的酸言酸語其實不用太放在心上,養蟲應該是很快樂的事,養自己喜歡的蟲,做自己想做的事這樣也就夠了!大家一起加油吧~希望明年會有更多的蟲友一起加入Bekuwa飼育紀錄的行列!!如果有相關疑問,也很歡迎問我~我會盡力幫各位解答。

文章匆忙而生,錯誤難免~歡迎不吝指正,必會盡快修改!
優質好文
👍讚
感謝分享
感謝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