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達瘋的私房蟲庫 002---- Dorcus ritsemae ritsemae - 萊斯恩大鍬形蟲原名亞種
- Komuro Hu
- 2022年10月29日
- 讀畢需時 3 分鐘
已更新:2022年11月29日
做為廣義Dorcus屬中家族成員最多的其中一支,萊斯恩大鍬的名氣與受歡迎程度始終比不上他的近親遠親們!不過對於我來說,八個亞種各有特色,不論是在飼育或是標本的收藏上,可以說是都充滿了驚喜與挑戰。我最早收藏的萊斯恩大鍬標本就是今天所介紹的原名亞種。當初也是從ebay購入,體型71.5mm在野生最大紀錄為73.7mm下已經算是很不錯的表現,但是標本遇到的狀況是一邊大顎無法鬆動,不論我怎麼軟化或嘗試板動都無解,最後只能妥協,展成了不開大顎的型態。之後一直有著找機會再買一隻來替換的想法,就這樣幾年也過了,終於今年能一償宿願。

這次購入的個體為71mm活體,產地為東爪哇的伊真火山(Mt.Ijen)。有在關注日本進口野蟲的蟲友應該都知道,這是一個東爪哇野生昆蟲的重要產地。不過這火山非常的大,所以嚴格說起來也不能算是小產地了,但拜現在科技所賜,我在地圖上標示了大約20km的距離,讓大家可以稍微了解一下伊真火山的規模。火山區域的路不多,隨便抓了一下現地的環境照片,恩~~看起來確實是個會有很多蟲的地方呀!疫情前臺灣蟲友出國採集的大宗還是在婆羅洲,像印尼這麼大、這麼多島嶼的國度未來不知道有沒有可能成為另一個充滿可能性的地方呢?真心期待哪一天能夠看到蟲友寫的印尼採集日誌!



因為是活體購入,所以蟲況很好,從外觀來看,原名亞種的大顎在全部八個亞種中是最短的,同時彎曲弧度也比較大。另一個大顎比較彎曲的亞種是產於菲律賓巴拉望島的c亞種,不過和原名亞種比起來,大顎則顯得纖細許多。目前我手邊蒐集了七個亞種的標本,計畫改天整理一篇文章來比較七個亞種的大顎表現。但最後一塊拼圖泰國亞種的難度實在太高~基本上除了多年前有在Bidders上面看過活體流通外,後來就只有在2016年7月初曾經見過泰國蟲友貼過一次70mm左右的活體照片,其餘資訊全無。這一隻.........就真的只能期待緣份的到來了!如果您對萊斯恩大鍬家族有興趣,建議你可以購買2019年出版的Bekuwa72,內文有八個亞種的全圖鑑,非常精彩,值得收藏!

進圈子稍微久一點的蟲友應該知道萊斯恩大鍬早期是被稱作為派瑞大鍬或是印尼大鍬的。只是後來發現種名parryi早就被其他物種用過,所以更改為D.ritsemae。中文名稱「萊絲恩」則是首見於2007年商鼎出版的《世界鍬形蟲兜蟲飼育圖鑑大百科》一書。種名ritsemae因為ae結尾,所以包括我在內的不少蟲友都以為是在紀念某位女性,但後來由蟲友Lin Jing-zhi 提出相關資料,確定當初原始文獻作者是用法文發表(如下圖,感謝蟲友Lin Jing-zhi提供),種名則是獻名給時任《荷蘭國家自然歷史博物館》館長 ,同時也是吸木蟲科專家的Coenraad Ritsema。重點是~~~~~他是「男」的!沒錯,是「男」的!是「男」的!是「男」的!所以囉,大家不要跟我一樣也搞錯了......以後還是叫「萊斯恩大鍬」吧!(其實更正確一點應該是要尊重Ritsema的原音啦,有興趣的人可以自己Google翻譯一下聽聽看~)


總的來說,萊斯恩大鍬原名亞種算是比較冷門,但是很好買的蟲。日本每一年都有大量的野生蟲入關,雖然體型幾乎都卡在68mm上下,但偶爾還是會出現比較大的個體。中等體型個體常有0元起標的活動,而小型個體有時也會有五對一起打包販售的情形,有興趣的蟲友不妨可以關注一下~也因為數量多,所以價格不高,算是入門萊斯恩大鍬飼育的起手式,目前的飼育紀錄則是72.7mm。

經過幾個小時的烘乾後,標本成品已經完成!雖然比之前的標本小了一點點,但這品項是好多了~一整個舒服!期待日後還有機會收到更大隻的了~

學名:Dorcus ritsemae ritsemae Oberthür & Houlbert, 1914
俗名:萊斯恩大鍬形蟲原名亞種
產地:Indonesia, E.Java, Mt.Ijen
日期:2022/07/18 野生活體購入
體長:71.16mm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