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達瘋的私房蟲庫 006 ---- Dorcus moellenkampi moellenkampi - 莫連坎普小鍬原名亞種(莫氏小刀鍬)
- Komuro Hu
- 2022年11月16日
- 讀畢需時 3 分鐘
本來今天是要接著上一篇文章的內容,再寫一篇島嶼型巨扁大顎形態差異的比較,不過前幾天剛好朋友和我提到這一隻,也是目前在市場上逐漸消失的莫連坎普小鍬原名亞種,我就想想還是讓他超個車,先介紹吧!順便看看到底還有沒有蟲友還在持續飼育這個可愛的小傢伙~
莫連坎普小鍬目前被區分為兩個亞種,但在中華鍬甲中對於兩個亞種的辨別其實說的不是那麼讓人信服!簡言之,D.m.moellenkampi 原名亞種和D.m.bomansi 滇西亞種的區別在於:
1.原名亞種體色是紅的,但也有可能是黑的!(有紅有黑就對了)
2.滇西亞種體色是黑的,但偶爾也會是紅的!(也是有紅有黑就對了,那是在哈囉?)
3.滇西亞種比較大.....(阿搞不好只是大的原名亞種沒有被發現呀xd)


恩~~相信您各位看完跟我一樣有點一頭霧水!沒關係,這種令人頭痛的事情我們交給專業的去處理,一般玩家該做到的還是紀錄好每一隻蟲的產地資訊,同時不要任意讓不同產地的蟲交配、流通~因為有一些物種在不同亞種間的差異實在不大,一個不小心就混在一起了!如果再將其出售流通,這會是非常不負責任的做法~請各位蟲友務必避免這種情形。而依照中華鍬甲二的分佈圖,我們可以大致上說原名亞種分佈於雲南中部和北部地區,而在瀾滄河谷及其以西乃至於緬甸北部的則是D.m.bomansi 滇西亞種。

(上圖取自中華鍬甲二 P290,版權屬出版社所有,此處僅做討論之用,若有侵權請告知)
第一次接觸到莫連坎普小鍬原名亞種大概是在2018年,也就是Covid-19疫情尚未爆發之前的時間。那幾年剛好大陸蟲陸續被引進臺灣,改變了原本幾乎只有東南亞和日本輸入的狀態。當時透過朋友贈送,獲得了兩對同產地、同人、同時採集的對蟲!據說採集者在野採時採集到了一批蛹,帶回羽化後發現個體確實有紅有黑。就這樣,原名亞種的紅黑個體標本我有幸一次收藏~最妙的是,兩隻個體體型還幾乎一樣大,一同陳列,剛好可以做一個很棒的比對。

在收了這兩隻體長同為30.5mm的紅黑雙雄之後,我也成功的繁殖出了下一代的個體,並且進行了累代飼育。中間也有見到其他蟲友引進並分享,只是後來因為各種原因,最後沒有再繼續的飼育下去直到現在。由於莫連坎普小鍬原名亞種在BeKuwa書中的野外體長紀錄僅為27.5mm,所以當初收了兩隻我就自認為已經畢業了~只是沒想到..............

(上圖取自BeKuwa68 P11,版權屬出版社所有,此處僅做討論之用,若有侵權請告知)
沒想到去年竟然看到了一隻好大的標本呀!展足完畢體長達35.9mm,遠遠遠遠遠遠超過書上所介紹的尺寸!也讓我不禁懷疑起來這該不會是D.m.bomansi 滇西亞種吧!?確認一下產地資訊:雲南省大理市劍川縣。比對一下分佈圖,喔~劍川縣確實位於瀾滄河谷以東,看來真的是原名亞種無誤。ok........莫連坎普小鍬原名亞種確定畢業!順道一提,如果還有人還在養這隻小蟲,BeKuwa目前是沒有這物種的飼育紀錄的!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考參考~~



學名:Dorcus moellenkampi moellenkampi
俗名:莫連坎普小鍬原名亞種
產地:中國雲南省劍川縣劈木採集
日期:2021/11
體長:35.9mm
Commentai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