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安達瘋的私房蟲庫 008 ---- Dorcus taurus gypaetus 金牛扁鍬形蟲爪哇亞種

  • 作家相片: Komuro Hu
    Komuro Hu
  • 2022年11月30日
  • 讀畢需時 7 分鐘

很常見的一個物種!不僅是在昆蟲市場上常見,在很多產地也都是如此。其中Dorcus taurus gypaetus 更可以算是普鍬中的普鍬~每年都有數量不少的野生蟲輸入日本。價格便宜、飼育容易,其實算的上是入門蟲友的最佳夥伴之一!Dorcus taurus 家族(日名:タウルスヒラタクワガタ)要算是廣義大鍬屬中的大家庭了,目前一共被區分為7個亞種:


Dorcus taurus taurus - 金牛扁原名亞種

Dorcus taurus subtaurus - 金牛扁婆羅洲亞種

Dorcus taurus jampeanus - 金牛扁Tanajampea島亞種

Dorcus taurus gypaetus - 金牛扁爪哇島亞種

Dorcus taurus moinieri - 金牛扁巴拉望島亞種

Dorcus taurus cribriceps - 金牛扁菲律賓亞種

Dorcus taurus minor - 金牛扁蘇拉威西南部亞種

(上圖取自BeKuwa76 P40,橘色部分為金牛扁七個亞種的分佈狀態。版權屬出版社所有,此處僅做討論之用,若有侵權請告知)


其中Dorcus taurus gypaetus 是僅分佈於爪哇島的亞種,野生體型紀錄是63.4mm。雖然收標本的理想是60mm+,不過等了好多年都沒有見到,我也只好先放低標準。還記得我在2016年底回鍋蟲界時,第一次買的蟲就是來自爪哇的一對Dorcus taurus gypaetus 以及另外一對牛頭扁。轉眼間6年又過去了,但這六年間除了這第一對蟲外,後續也就很少再飼育金牛扁。原因是什麼?主要是扁鍬喜歡的溫度和我特別喜歡的那一些高山蟲的需求溫度不太一致,加上大家也知道的小扁宿命:生一堆賣不掉,養太多沒好好顧又養不大,最後大家只能紛紛放棄,導致在市場上又消聲匿跡的惡性循環。但如果把時間拉回十多年前的市場,那時的市場生態就又不太一樣。當時能直接從日本進蟲的人少,而店家比較常引進的是東南亞地區的物種,因此金牛扁還算是流通率滿高的物種,應該那時已經入坑或剛入坑的蟲友很多人都養過才是。


前一陣子從日本找到了一批金牛扁老標本,包括D.t.g、D.t.s、D.t.t和D.t.j。看看Dorcus taurus gypaetus 的體型還勉強可以,價錢也不貴,剛好手邊又沒有,所以就直接入手了。收到標本後才發現....哇!採集時間竟然是1999年,那是23年前的老標本呀!標本的整體狀況還可以,就是大顎先端磨損的比較嚴重些!然後我看到了這充滿歷史感的手寫採集資料~等等!那是MT.what?是Ged?God?還是Gedl?這......有點難度呀!又沒法回去問日本賣家~~只好硬著頭皮先試著找找看!首先查了Mt.God(真正的神山就是了).....恩!一如所料,沒這個地方。一個一個再查下去.....終於,查到了西爪哇確實有Mt.Gede,而且還滿有名的呀~趕快利用google map來看看當地是怎樣的環境?!


Mt.Gede,中文翻譯為「格德火山」,高2958m,上一次爆發是在1957年。看來是座大山無誤了~最酷的是還跟隔壁的火山共組了雙火山系統!



拜科技所賜,很多去不了的地方現在在家裡點點滑鼠就能知道長什麼樣?!先來看看山頂的風光!哇靠~這根本仙境呀!也太漂亮了吧!~轉個方向一看,竟然有明顯的火山口!中間還有一個火口湖~~這......實在是太美了!我好想去呀!



山頂超美,不過看起來不太像有蟲的感覺!海拔低一點去看看,林相看起來似乎還不錯!也沒有太多人為干擾的痕跡~就是不知道這樣的一座山從山底爬到山頂要花多少時間喔?!




看完了產地,再來找找學名。Dorcus taurus gypaetus 是在1840年時由Castelnau, F. 所發表的物種。但透過學名來查詢,我卻怎樣都找不到相關的資料。正當我摸不著頭緒時,看到一個網頁列出了他的舊名"Lucanus gypaetus CASTELNAU, 1840“。啊~原來當初發表的屬名不是Dorcus,而是Lucanus呀!試試看.......沒錯!確實是要用Lucanus gypaetus 才能找到那些舊資料。


找到了原始資料後,發現又是整本看不懂的內容!要在茫茫字海中找到Lucanus gypaetus 似乎有點不切實際,那我就從目錄裡面找找看好了~翻來翻去終於找到了,看來就在文獻第472頁的地方~~翻呀翻~~我又疑惑了!因為不只是P472,就連鄰近的P470~P473都不像是在介紹Lucanus呀!就這樣我研究了好久~~看了再看、找了再找!!終於發現問題所在~~

原來目錄中寫的不是P472.......而是P172呀!xd(誒~你那個1印成那樣明明看起來就像是4好嗎!)


果然,我發現的錯誤正是我找不到資料的原因!回到P172,關於Dorcus taurus gypaetus 的身世答案就出現了。不過內容不多,看起來似乎只有描述而沒有圖樣,算是比較可惜的地方。透過翻譯,大致上可以看到Castelnau, F. 指出了Dorcus taurus gypaetus的外部特徵:


*頭部方正、大顎扁平且長,幾乎和頭部加上前胸背板一樣長。

*大顎在基部附近向內凹陷,有兩個齒突。

*大顎前端三個齒突,其中兩個在末端。

*鞘翅棕色,光滑,向外邊緣有點顆粒狀。

*胸甲在側緣的後部每側各有兩個小的鋸齒狀突起。

*產地爪哇。


上述是透過翻譯後我所能理解的大概內容,另外還有少部分比較難以理解的,這邊就暫時不列出來了。不過這邊又發現了兩個新問題:首先是文獻中並「沒有」說明種名的意思!這部分非常可惜,但我無法解決,只能暫時當作個謎。其次,大家有看到這邊的學名嗎?是不是"Lucanus gypaetus"?but.......but.......but.......因為長期有在看Dorcus屬的學名,所以我有發現一個怪怪的地方!一般人可能不太容易發現~


大家看看日本方面的相關資料:

(上圖取自BeKuwa68 P33,版權屬出版社所有,此處僅做討論之用,若有侵權請告知)


(上圖取自BeKuwa76 P30,版權屬出版社所有,此處僅做討論之用,若有侵權請告知)


(上圖取自商鼎出版世界鍬形蟲兜蟲飼育圖鑑大百科 P186,版權屬出版社所有,此處僅做討論之用,若有侵權請告知)


(上圖取自藤田宏世界鍬形蟲大圖鑑 P184,版權屬出版社所有,此處僅做討論之用,若有侵權請告知)


(上圖取自BeKuwa20 P21,版權屬出版社所有,此處僅做討論之用,若有侵權請告知)


有發現什麼怪怪的地方嗎?是的~~所有來自日本的資料,學名都是寫Dorcus taurus gyphaetus ,相較於原始文獻多了一個h。而且上述幾本書中,年代最久遠的是2006年出版的BeKuwa20。這也就是說至少在2006年之後,日本就廣泛使用了gyphaetus的拼法。原因為何?我不知道.....是錯拼?誤用?還是有其他的緣故?事實上,當我們用Dorcus taurus gyphaetus 上網查訊時,會發現所得資料較少,且多來自於日本、臺灣以及韓國。反而是用Dorcus taurus gypaetus 可以查詢到更多的資料。而在維基百科對於金牛扁Dorcus taurus的敘述中,爪哇亞種的學名也是Dorcus taurus gypaetus 。有鑑於此...............這隻蟲的學名我還是依循原始文獻使用Dorcus taurus gypaetus ,倘若後續發現更多的資訊確定有需要再做修正。大家在這邊可以先有一個概念,就是BeKuwa書上的學名較原始文獻中多了一個h。而我們優秀的魚編告訴我,在拉丁文中,p跟ph的差別只在於“送氣強度”。


既然這樣,那我就抓著魚編繼續追問下去了.....gypaetus是什麼意思呢?魚編查了查,告訴我gypaetus是在1784年就建立的一個鳥類的屬,該屬只有一個物種,就是Gypaetus barbatus,也就是猛禽 - 胡兀鷲。gypaetus是由兩個字: γύπας (gýpas)和 ἀετός (aetós) 所組成,意思是禿鷹和雕。那麼胡兀鷲長什麼樣呢?就是下面這一隻啦~嘴巴有長鬍子的這一隻。至於說為什麼Castelnau, F. 借用gypaetus這個鳥類的屬名來當作鍬形蟲的種名呢?因為文獻中沒有說明,所以到底是因為金牛扁大顎內的毛就像胡兀鷲嘴邊的毛一樣?抑或是金牛扁大顎內的毛像胡兀鷲身上的金毛?........只能讓各位自己去思索、探究了!


在飼育上,Dorcus taurus gypaetus 的飼育難度非常低。正如鈴木知之書中所言,金牛扁的各個亞種在產地都是非常優勢的物種。海拔分布從100m以下一直到1400m都能見到它們的蹤影。我在2016/12/12~2017/02/20的投產週期中,以中型飼養箱和一根中型產木的配置,便可以獲得5卵34幼的成績!同時也是木屑及產木都會生的物種,這CP值是可以說是高的嚇人呀~所以如果要養金牛扁,你得擔心的通常不是生不出來,而是怕他生太多!目前書中記載的野生最大體型是63.4mm,而飼育紀錄也剛剛好就是這長度,有興趣的蟲友可以試著挑戰一下!



標本做完測量體長為58.07mm,算是差強人意!不過物種的特徵還是有表現出來。因為金牛扁的亞種很多,所以在養的時候第一個要注意的就是買的時候轉手越少次的蟲越好,可以避免過程中出差錯的機會。第二個就是買的時候一定要確認你所要買的個體是否符合該亞種特徵的敘述。養蟲有時會遇到一種很討厭的情況是...養了一年出來,自己覺得體型還不錯,拿出來分享。結果卻被大家質疑「這個特徵怪怪的」、「那個特徵怪怪的」!這時候可能連自己都會開始懷疑,這隻蟲到底是有問題還是沒問題?當初的賣家到底有沒有出錯?還是自己在管理時出了差錯?為了避免這種情況,上述兩點應該要確實做到。更好的方式是只養一個亞種,這樣就比較不會因為管理疏失而導致不同亞種間的配對。但如果你真的是金牛扁愛好者的話,那在管理時就請千萬不要搞混產地,因為只要混到是絕對分不出來的!


那麼除了產地之外,有什麼特徵是Dorcus taurus gypaetus 金牛扁鍬形蟲爪哇亞種可以用來和其他亞種做區分的呢?我引述BeKuwa76 扁鍬特輯中的描述:


1.大顎內齒較不發達。

2.體型整體較寬。


透過和其他亞種的相互比對,上述兩個特點確實可以被辨識出來,例如下圖。但對於小型個體來說,就相對容易混淆。所以還是強烈建議養金牛扁的蟲友,務必做好種源選擇以及飼育的管理工作。好啦~這隻標本就請先入住標本箱吧!希望日後有機會能收到60mm+的個體。

(上圖左為金牛扁爪哇亞種,右為金牛扁婆羅洲亞種。兩者體長相近,但鳥瞰可以發現爪哇亞種體型明顯較婆羅洲亞種來得寬。)




學名:Dorcus taurus gypaetus (Laporte de Castelnau, 1840)

俗名:金牛扁鍬形蟲爪哇亞種

產地:Indonesia, W.Java, Mt.Gede

日期:1999/01

體長:58.07mm

Castelnau, F. (1840). Histoire Naturelle des Insectes Coléoptères. Avec une introduction renfermant l’Anatomie et la Physiologie des Animaux Articulés, par M.Brullé. P.Duménil. Paris 2:1-564.

Comments


  • White Facebook Icon
  • White Instagram Icon
  • White YouTube Icon

© 2021/09/14 Taiwan Insects Forum x Wix

bottom of page